第(1/3)页 “你仔细想一想,龙国地面以及龙国地下城两个国家的面积加起来有多大,相当于就是一倍,而我们所建立起来的地下交通要道却要承受多一倍的运输压力,那么对于特快列车的负担来说是非常的大。” 秦歌侃侃而谈。 “如果到时候特快列车的数量不够使用的话,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增加特快列车的数量吗?” “这岂不是在变相的增加地下交通要道的风险?” “风险系数宜高,那么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会增高,到时候如果地下城的交通要道出现了堵塞或者其他的灾难发生,相当于会让我们整个国家的交通全部陷入瘫痪。” 这就是地下城最大的弊端。 地下城的确是非常能够躲避极寒风暴以及冰河世纪的主要手段。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地下城修建的如同一个整体。 而且太过整体化。 一旦出现了任何问题,必定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就和龙国地面上修建城市是不一样的。 虽然龙国在地面上所修建的城市也会形成一张巨大的网络。 但是这些城市又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个体。 如果一个地方出现了问题,那么只需要将这个地方封闭起来,也可以保证其他地方不受到牵连。 可是地下城能够做到吗? 假如说某个交通要道的城市出现了重大危机导致交通瘫痪,那么会影响南来北往的所有交通要道,想要绕开,这还是在有其他交通要道的前提之下。 如果没有的话,那就真的只能够等这座交通枢纽城市的问题彻底的解决之后才能够通行。 这其中会耽误多少事,谁也说不清楚。 小到普通家庭的一些重要事情,大到一个国家的重要决策乃至于命运。 杨奇听到这里恍然大悟。 难怪总负责人一直以来都不断的坚持,希望有一天能够重新回到地面上。 原来是出于这一点顾虑和考究。 不得不说。 秦歌眼光真的远比他们这些工作人员更加长远。 虽然总负责人总是在说,无论看到任何事情都应该学会打开思维,放开眼界,但是真正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其实少之又少,这多多少少是存在于一个习惯上的问题。 而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身的境界,如果自身的境界达不到,那个高度的话,就算想要放开眼界也是难上加难。 “总负责人,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现在就去安排这件事情。” 杨奇点了点头。 第(1/3)页